標題: (277) 虽然长期儒教钳制,但追求自由的华夏儿女高科技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6-11-15 10:59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美国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7):
虽然长期在儒教的钳制下,但是追求自由的华夏儿女仍然创造出极高的科技成果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廣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

  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秦九韶的数学成就及对世界数学的贡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的地位。

  1、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秦九韶濳心研究数学多年,在湖州守孝三年,所写成的世界数学名著《数学九章》,《癸辛杂识续集》称作《数学大略》,《永乐大典》称作《数学九章》。全书九章十八卷,九章九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每类9题(9问)共计81题(81问),该书内容丰富至极,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直到现在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義,被誉为“算中寶典”。该书著述方式,大数书九章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给出答案;“术曰”,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此书已为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此书不仅代表著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著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评价道:“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及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那时欧洲漫长的黑夜犹未结束,中国人的创造卻像旭日一般在东方发出万丈光芒。”

  2、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领先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554年,被康托爾称为“最幸运的天才” 秦九韶所发明的“大衍求一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1801年著名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4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不仅为中国赢得無尚榮誉,也为世界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獻。

  3、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数值解领先霍纳572年。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除“大衍求一术”外,还创擬了正负开方术,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秦九韶所发明的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人霍纳(W·G·Horner,1786—1837年)的同樣解法早572年。秦九韶的正负方术,列算式时,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減法消元,与现今的加減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減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 秦九韶还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给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海伦(Heron,公元50年前后)公式完全一致。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義。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義。

大衍求一术

  中国古代求解一类大衍问题的方法。大衍问题源于《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是属于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1247年成书)中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称之为大衍求一术。德国数学家C。F。高斯是在1801年才建立起同余理论的,大衍求一术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度成就。

#
  虽然长期在儒教的钳制下

  但是华夏儿女仍然创造出这么高的科技成果……

#
万户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

  煙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这种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士大夫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著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美国杂志介绍的万户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廣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万户的其他故事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一班佞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獻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廣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廣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著他的《火箭书》沖了出去。万户決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樣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著两脚喷火,飞鸟沖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著摔在山脚之下……

#
钱学森讲“万户的故事”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邮票:火箭飞天第一人——万户

  那是明朝憲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著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煙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著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著两支著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列強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对万户的评价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

  万户山
  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苏联两位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也在他们的《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爾说“Wan Hoo(万户)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 Hoo(万户)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万户)”

#
  明朝的火器可是太发达了啊,火箭,二级火箭,半制导火箭,手榴弹,地雷,各种机关枪的雏型,各种火枪,包括隧发枪,坦克,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