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史書假話多 王曉磊書寫武則天還原真面目(圖)
無頭像
軍中綠花

註冊 2022-5-29
發表於 2022-7-10 12:32 
199.249.230.123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史書假話多 王曉磊書寫武則天還原真面目(圖)
2020-11-19 半島網



王曉磊

  曾憑《卑鄙的聖人:曹操》創下300萬冊歷史小說銷售紀錄的王曉磊,近日推出了新作《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曹操與武曌,一個站在士族社會起點,一個站在士族社會終點。曹操自戰場起家而致勝,是男人奮鬥的例子,武曌自情場入局而致勝,是女人成功的典型」。時下影視劇經常「粉飾」武則天,傳統史家的筆下她則是被抹黑過的,人格方面的缺陷被放大,「比如歐陽修編著的《新唐書》記述了其許多劣跡」,王曉磊說:「一些史書假話多、粉飾多,讀史要想有所收穫、洞悉真實,就必須學會動腦、推理。」
  武曌之意義:與曹操分列士族社會兩端

  寫作《卑鄙的聖人:曹操》之前,王曉磊用了10年時間研究曹操其人,幾乎窮盡所有能找到的有關曹操的史料,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力求還原「一代梟雄的日常面目」。曹操之後,緣何將視角放到了武則天身上?王曉磊說,「從歷史角度看,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是士族政治之始,唐高宗廢王立武、大興科舉是士族政治之末,如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所說是『中古史之轉折點』,所以曹操與武曌,一個站在士族社會起點,一個站在士族社會終點。」

  而且相比較而言,王曉磊認爲曹操自戰場起家而致勝,是男人奮鬥的例子,武曌自情場入局而致勝,是女人成功的典型。王曉磊用3年時間研究了留存至今的與武則天有關的史料,包括唐初正史、野史、筆記、碑刻、詩文、佛道文獻等都一一涉獵。

  范冰冰版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播出原是《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歲》這本書上市的最好時機,但這本書的出版卻延遲了,王曉磊說:「我的確錯過了一次契機,但是有原因的。我以往比較關注中晚唐和科舉制度,對安史之亂前的歷史了解不深,所以需要重新學習這段歷史,這耗費了我一年時間。另外,或許是鄙人不喜湊熱鬧的老脾氣作怪吧,我也不想借某陣風來提升自己的宣傳和銷量,所以年初首部完成後,又修改了兩遍,躲開最熱鬧的那一段。」
  欲望的火焰:中年後大行殺戮權力至上

  王曉磊說,如果按《新唐書》《資治通鑑》的標準去卡,《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這本書虛構比重占六成以上,「如果按照傳統官方史學的描述,武曌大體是一個腦垂體異常,雄性荷爾蒙過盛的、窮惡的、歹毒的、不可饒恕的女人,難道那就是真實歷史?李治就愛上這麼一塊料啊?我把許多史書上記載的『不合邏輯』的東西去掉了,相反,把史學研究者們挖掘出的成果充實進去,使之貫通,小說是和主人公一起走人生路,必須把故事圓好、把邏輯儘量捋順,這麼做是爲了把人物從『神壇』上拉下來,或者從『糞坑』里撈出來,把其當作和我們一樣的人來評價。」

  寫作武則天,王曉磊最大的感觸是:「錢、性都可以讓人癲狂,但在權力面前,這兩者連提鞋都不配。」他認爲:「在東漢後期、唐後期、明代,一些男性爲了權力和富貴甚至甘願閹割成了宦官,至少在他們看來一個沒有權勢的男人似乎比一個不算純爺們的男人更痛苦。這話用在身爲女性的武曌身上也非常適合,比如她自幼受母親楊氏薰陶與人爲善,可她在爭奪權力過程中不能克制欲望,大行殺戮,在中國歷代篡國者中她殺人最多,推行酷吏政治,僅她前後任命的70多位宰相,一半以上被她殺掉或者處置流放(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她殺的基本是貴族集團、官僚集團內部之人,對普通百姓還算可以)。」

  還有,李治死後武曌曾經有個男寵叫薛懷義,也是武曌奪權的重要功臣,「拿現在的眼光看這個人不錯,雖然他當男寵最初是爲富貴,但後來似乎是真的動情了,爲『專寵』干出了一些荒唐事,頗有些現代情人耍小性的行爲。不過對身爲皇帝的武曌來說,不能允許這個人藐視她的皇權,最終還是把這個人殺了。可見在她心目中,性也好、愛也好,終究不如權力。雖然武曌五十歲之前不是這樣,但中年以後的她絕對是權力至上的。」
  辨史書真僞:歐陽修故意「抹黑」武則天?

  王曉磊是個歷史迷,但他說自己從來不相信以史為鑑之類的話,「我對歷史的興趣來自兩方面:第一,中國史一大特色是以人物傳記爲主,數千年來多少人物生平之精華擺在那裡,如我一般的平凡之輩能從中體會到各種各樣的人生。第二,一部分史書假話多、粉飾多,要想有所收穫、洞悉真實,就必須比對不同傳記、查閱相關資料。」

  以武則天的生平爲例,王曉磊發現《新唐書》記述了許多武曌的劣跡,都是前人史料中沒有的,甚至有些在邏輯上都解釋不通,「大家都知道《新唐書》主編者歐陽修是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爲什麼要這樣修史呢?」王曉磊說:「固然有不贊成女人干政的傳統因素,但仔細研究北宋歷史,我們似乎能找到更明確的答案。宋朝第三代君主宋真宗死時其子宋仁宗年幼,其養母太后劉氏專政,這位太后作風也相當跋扈,臨朝聽政10餘年,甚至穿龍袍,只是沒像武曌一樣稱帝,至今民間還有『狸貓換太子』的傳說。歐陽修和那羣編纂者都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而且宋仁宗長大後對那位養母印象也不好,所以他們在修《新唐書》時對婦人干政極盡批判之能事。其實不僅武曌,這部書的中宗韋皇后、太平公主、楊貴妃等與政治關係密切的女性多多少少都有被抹黑。所以不了解這些背景盲目相信是不行的,而讀歷史的樂趣也就在於此,它就像推理一樣挑戰我們的思維。」

  記者 王法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