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42.我们的“出埃及记”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7-1-8 12:59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42.

湖北省荆门县楚墓出土的《包山二号竹简》载有“楚先,老童、祝融、媸酓”。这区区数字对楚史、苗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都有重大的意義,古史争论的许多问题和误解都可因此而得以止息。由而古史研究也可望步上一个新的阶梯。

这里的媸酓就是蚩尤,蚩尤真的可能是女性,一位伟大的女性。那么日本天照大神也是女的,蚩尤是天照大神吗?

古漢语ZC不分,蚩尤就是“自由”,是自由女神。

山东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文明不是西方黄帝带来的,中国有最优秀的原生文明,神州自己哺育出来的自己的仙族文明,媸酓自由的文明。

可是,我们的文明已经灭亡两千多年了,与犹太亡国的历史差不多,其实,犹太人也是蚩尤后代,上古犹太密典中就记载著,所以,80年代,把20多万苗族同胞移民到美国,直接获得美国国籍,民族血脉的相连,直接就跨越了美国移民的高门栏,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享受如此的优待。

在犹太人亡国后,坚守著自己的信仰,全世界各国流浪的两千年里,我们不仅亡国,连自己的信仰与祖先也被漢朝儒教抽换了……来自埃及的儒教并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儒教上位仅仅两千年而已,先秦诸子百家和所有的诸侯国都不接受儒教,但是从漢武帝开始卻儒术独尊了,漢网儒教掌权时,谁反儒就会被扣上反漢的大帽子,浑然忘记了我们的先祖是如何都不接受儒教的。只有消灭异族儒教才有民族的新生。

犹太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可是,这两千多年里,我们连个自己的哭墙都没有……

我们心中的圣地,就是山东汶上南旺湖,那里是我们五千年前的首都,以后我们就到那里祭祀蚩尤,那里是我们的哭墙。

犹太文明已经复国了,我们的也要恢复我们的文明

摆脱埃及黄帝漢儒几千年的思想操控,就是我们的“出埃及记”,是一个生命族群最壮观的史诗。





仙真论坛 » 仙族逍遥区 仙族自由讨论 » 《天仙觉世录》第九部
http://xianzhen.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250
部分跟帖: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61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1315
發表於 2013-8-11 23:08      
#3
短消息  頂部
我从地图上找了半天没找到,谁找到山东汶上南旺湖告诉我啊。

南旺湖=难忘湖……



xianzhen

帖子 2561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1315
發表於 2013-8-12 15:33      
#7
短消息  頂部
清风明月mm1: 这是华夏始祖蚩尤大帝的冢
http://baike.baidu.com/view/343500.htm

http://www.lvyou114.com/tuku/photofull.asp?photoid=10053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561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1315
發表於 2013-8-12 15:36      
#8
短消息  頂部
蚩尤冢,位于汶上县城西南十九公里的南旺镇,坐北向南,树木参天。蚩尤冢现存两幢石碑,石碑高2.3米,宽1.5米,厚30厘米。屹立于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为清代人所刻。“蚩尤祠”碑刻现存放在县博物馆内。

蚩尤冢 《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郡壽张县阚城中,冢高七丈,常以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曰:‘蚩尤旗’”。“十月一”祭祀活动在当地仍风靡,称“鬼节”或“送寒衣节”。黄河下游平原四季分明,到了冬天,生人害冷,于是有了“送寒衣”祭祀先祖的禮仪。今天参加祭祀的未必是蚩尤后裔,但体现的是民族大融合的相互包容和文化认同。“十月一”鬼节祭祀乃蚩尤时代人神沟通的“巫鬼教”的遗风。今据《漢地理志》,其墓在东平郡壽张县阚乡城(现今山东汶上县南旺镇),冢高五丈。秦漢之际,居民由常以十月祭之,必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之蚩尤旗。蚩尤战败于轩辕后,逃淮岱冀兖之地。史料所载的城于涿鹿宅于淮岱,迁徙往来,号令天下(岱,古指泰山;兖,古指兖州,即今兖州市),说明蚩尤被炎黄打败后的势力范围和生存空间已缩小到泰山、兖州、汶上、东平、巨野一带。《史记》二十八卷载“三日兵祖,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阚乡齐之西境地”(东平陆即今山东汶上县,阚乡,今汶上南旺镇)。
有关专家根据资料记载,对蚩尤冢进行了全面论证和考古勘探,证实汶上乃是历史上蚩尤部落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蚩尤冢位于汶上县南旺镇,黄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壽张县阚城中,冢高七尺,常以十月祀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阙亭,按东平陆在汶上阚城亭鲁诸公墓焉,即此地矣”。《中国帝王大辞典》、《辞源》、《水经注》、《兖州府志卷二十三卷》、《汶上县志》、《阚城诸公墓之图》等对此均有记载。
千百年来,前来憑吊祖先的海内外游人络绎不绝。
  
旧时,壽张县(包括今台前县)境内有两处蚩尤冢。一处位于今濮阳市台前县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本地人称蚩尤坟,修筑年代不详。30年代初,土冢高1.5米,占地3亩余,其上茵柳、野草丛生。1933年黄河決口,蚩尤冢淤没,遽垦为耕地。

现有几处均说蚩尤墓在其境内,又均引注《皇览·冢记》,称:“蚩尤冢在东平郡壽张县阚乡城中,卻又無法证实阚城在其境内。所幸的是“阚城”这一地名仍然保留著,文獻资料尚多,明清两代河湖图也都标识出了蚩尤冢的大体位置。九公墓之数个墓冢封土高十余米,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为将来寻找古阚城和蚩尤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

找到阚城就能找到蚩尤冢,找到九公墓就能找到阚城,现九公墓無人争辩因为这个有实物可查,鲁九公墓找到了,蚩尤冢也就找到了。鲁九公墓在汶上县南旺镇境内,蚩尤冢也在汶上县南旺镇境内。
《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郡壽张县阚城中,冢高七丈,常以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曰:‘蚩尤旗’”。


無頭像
根仙

帖子 161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1233
發表於 2013-8-12 20:19      
#9
短消息  頂部
山东的鲁西地处黄河沖积平原与鲁中山地的交接处,地势低洼,自古多湖泊。远古时今菏泽地区一带有一个很大的湖叫大野泽,又名钜野泽。钜者大也,两个名称同意。据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该湖“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是当时全国十大湖泊之一。由于黄河的溃決泛滥、淤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野泽干涸消失。到了宋代,在今梁山县的梁山周围形成了一个号称“方圆八百里”的大湖—梁山泊,又称梁山泺。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中,对这湖泊有很生动的描述。与地理著作对照,《水浒》中的描写基本可信。依然是受到黄河決口泛滥、改道的影响,梁山泊出现了与大野泽,相似的命运。到元代,梁山泊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叫做张泽泺又叫南旺湖。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以京城洛阳为中心的。对元朝政府来说,定都北京,从江南运粮,大运河圈子绕的太大了。于是決定在山东西部开济州河(今鲁南运河段)、和会通河(今鲁北运河段),这樣,北京到江南几乎是一条直线,航运距离大大缩短,运输“漕粮”可以很多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元代开挖济州河时,正好从南旺湖中间南北穿过,把南旺湖分成东西两半,运河以西叫西南旺湖,运河以东叫东南旺湖。后来又开挖会通河,南接济州河,穿过大清河(今山东段黄河),向北往聊城、临清方向开挖。当时泰山南部的各河都汇入大汶河,然后注入大清河后,东流入渤海。会通河开挖把济水分割为二。大汶河水与济水在今东平县的安山周围,汛期形成的一个湖泊叫,安山湖。方圆50余千米。

明代感到元代开挖的会通河标准低,于是重挖会通河。为了在水源上给会通河以接济,修建了著名的戴村坝,引大汶河水经小汶河在南旺分水“济运”。这就是后面要讲到的,根据山东民间水利专家“老人”白英向工部尚书宋禮提出的建议而修建的工程。这在我国水利史和世界水利史上都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有名水利工程。小汶河自东向西穿过南旺东湖入大运河,于是南旺东湖又被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的叫马踏湖,方圆17千米;小汶河以南叫蜀山湖,方圆32.5千米。大运河以西的西南旺湖便称为南旺湖,方圆25.5千米。

蜀山湖容纳不下的大汶河水,被引到济宁以西大运河沿线的一片洼地,又形成一个湖泊,因以前这里曾经养马,故起名叫做马场湖。方圆30千米。

这樣,大运河济宁到黄河段运河沿线附近就形成了五个湖泊:安山湖(最北)、南旺湖(运河西)、蜀山湖(运河东、小汶河南)、马踏湖(运河东、小汶河北)、马场湖(最南),合称“北五湖”,与“南四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