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53、探讨殷纣王(七)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6-12-28 10:59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53、探讨殷纣王(七)

   时间: 2011-03-07 14:15:44 文章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丹风阳

   从古人的论述中看纣王  

     古人沿袭旧说,骂纣王者很多,但为纣王鸣不平者也不少。  

     子贡曾为纣王愤愤不平地辩解过。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论语·子张》)《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不曾对纣王作过批判。  

     《孟子·公孙丑》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纣之去武丁末久也,其故家遗俗,风流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之,故久而之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镁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对纣王虽有批评,但,孟子的话,颇令人深思。孟子在这里承认纣有“善政”。连周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见《召诰》)

     《风俗通·孝文帝》曰: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無为有。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桀纣非杀父与君也,而世有杀君父者,人皆無道如桀纣。漢应劭就认为纣王被毁是冤枉的。有些甚至是不“审形”,不得实,“以無为有”。

  双重标准  

     事物分类要有统一标准,评价事物也要有统一标准,评价人物更应有统一标准,统一角度。如国王、皇帝的生活,哪一个国君的生活水平不是这个国家最高的?为什么纣王就是贪图享乐,别人就不是?再如对女人,妲巳成了大罪过,皇帝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为什么么就是正常的?“禮三十而娶,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见《淮南子·汜论训》)为什么文王十五岁时就有了第二个儿子武王,就不是好色,连“非法”也不是罪过?  

     文王“为玉门、筑灵台、相童女、击钟鼓”。他的国家那么小,那么穷,文王生活那么奢侈,不是罪过。而纣王国家那么大,那么富,建了个鹿台就成了大罪呢?同樣的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性质就会截然相反,这是不公平的。  

     纣王征东夷是自卫性的,又是安抚性的,有人就说纣王“穷兵赎武”。文王获征伐权后,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谁不听我说,我就伐谁。不但没人说“穷兵赎武”,反而赞扬说完成了对纣的战略包围。

  同樣是对自己国家的第一人不满,称纣的三个反对派箕子、比干、微子为“三仁”,而且微子己经畔国,还要称“仁”。称武王的反对派“三监”,叫“三监”畔周,是畔徒。  

  纣王杀比干是残暴,周公杀管叔,卻说“周公杀兄,犹之为仁。”   

  这些都是什么逻辑?

  周是小国,周人自己说自己是小国。有人強调周的胜利时,也说周是小国。因为小国打败大国,了不起。然而,強调纣王昏庸时,又说文王乃獻洛西赤壤千里,请除炮烙之刑,纣乃许焉。既是百里小国,何来赤壤千里?強调文王仁时,说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事殷。既为百里小国,何来三分天下有其二?难道这些说法不矛盾吗?  

  成者王,败者贼。不应该成为我们衡量事物的标准。不能因为武王打败了纣王,就说武王对,一切都对,好,一切都好。纣王失败了,就说纣王坏,一切都坏。一切应该实事求是,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