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392) 儒祖周公杀周武王后称王,漢儒为何要隐去此事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6-11-18 13:00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美国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2):儒祖周公杀周武王后称王,漢儒为何要隐去此事

儒祖周公杀周武王后称王,漢儒为何要隐去此事

------------------
平定三监

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邶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卫由蔡叔度掌管,庸S由管叔鲜掌管,史称“三监”。(也有的说管叔、蔡叔、霍叔称为“三监”。但说霍叔为“三监”之一,《史记》、《漢书》等都不载。)管叔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一带),蔡叔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一带)。封叔旦于鲁(今山东曲阜),为周公。封太公望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封召公爽于燕。(今北京西南,一说在北京。)

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  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無私的。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決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中有不少周公称王的记载,只是到了漢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于是才有周公是“摄政”、“假王”等等说法。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禮”,也源于周公。《周公解夢》一般相传为周公所作,人们也就不可避免将周公与夢直接联系起来。这也就是夢经常被称为“周公之夢”或“夢见周公”的原因。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著尚未洗完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脯」典故。周公無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決定。周公涕泣不止”,连占卜都不用了,不合周代习惯规矩啊!而且,为什么漢朝之后,一直要隐去周公称王的事实呢?还隐去了孔子封侯的事实!因为退让一部,对宣扬儒家禮仪更有好处。

啊呀,满清有平定三藩,周朝有平定三监,怎么这么相似?

------------------
自从周代商之后,迷惑与欺骗中,让中国越来越差劲了,周公孔丘的儒教让中国人越来越奴性!最后夸张到20万清兵就能踏平的地步,冷兵器时代噢,还极度悲惨地可以从东北一直屠城到扬州!

那时,三个清兵,用了半天时间,让一百多个扬州男人,也是中国的爷门们排著队,慢慢地把头都砍了! 对,是排著队,是不急不忙地、慢慢地砍下了一百多个中国漢族男人的头,没遇到一丝的阻力与反抗!

想想看:真的是不如奴隸,奴隸,你無缘無故地杀他,他还会反抗的!

更进一步说:杀只鸡,鸡都会反抗!!!!!

我们那些曾经的教化、教育、信仰、说教里、、、、,还有一点文化的渣滓吗? 是有善意于我们中国人的吗?会来自我们真祖宗的吗?

下面,关于商纣王的事情,已经研究的非常精辟了,我要转载几位学者分析的文章。

周代商,涉及华夏信仰迷失和奴性灌输来源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仔细考察,最大的线索就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