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375) 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房中术”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6-11-17 12:08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美国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75):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房中术”

--------------------------
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房中术”
2002-06-27 15:28:25

  今年4月28日是令世人震惊的湖南马王堆西漢女尸“重见天日”30周年的纪念日。湖南省博物馆请有关专家复原了马王堆轪侯夫人辛追的头像,再现了这位西漢贵妇人的绝代风华。

  鲜为人知的是,当年随伴马王堆女尸出土的还有一批帛、简书,其中有不少是医学和养生学著作。这批出土古医学养生书共约两万余字,依据内容可分为15种,其中《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为古代房中术著作,讨论的是通过夫妻性活动和谐并辅以导气以求健身延壽的养生方法和理论。古代房中术著作今存者甚少。这3种文獻,是现在已知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房中术著作,对于研究养生学史以及性科学,都是可贵的历史资料。

  据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刘光憲研究员介绍,马王堆古医书里的养生思想的特点之一是主张祛病健身以延年益壽。若身体有疾病损伤,则不能奢谈摄生益壽,此即所谓“欲修长生之道”,“禁忌之至急,在不伤不损而已”。其观点是医疗与摄养,同为养生的两项重要内容,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因此,马王堆出土的各种书里,或疗病,或避疫,或摄养,無不与养生有密切关系。特点之二是,讲究兼修众术,反对偏执一法。其修养方法有服食、行气、导引、房中、祝由,认为只有数法兼行,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功效。特点之三是“气”,诸如精气、神气等。如养生所服之药,多为补精益气之药;导引可使精气有规律地在全身运行;房中术则可蓄养精气,使之生化而勿泄。总之,作为古代养生理论中最基本而又有著丰富内涵的精、气、神思想,始终是贯串在马王堆出土养生书中,而且通过这一基本理论将气功、房中、服食融会贯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除上述几个特点外,其养生学思想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房室养生。房室之事也是一门科学,它包括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医疗卫生学等多学科内容。但由于它是人类“性情之极”,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易正确地认识和理智地控制,常有太过或不及之虞。出土医书认识到性生活虽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必备手段和生理的基本要求,但卻不能恣性放纵,否则为害非浅。出土房中术著作的所谓“法则”,实乃性活动的方法、技巧与理论。在古代,房中术已不再局限于人类繁衍和生理的需要,而已经成为一种养生的手段。在这方面,出土养生书中有较多的论述,其主要理论和要领有:顺察天地,以合阴阳;接阴合气,导气而行;安神定志,心静如水;盈舍虚补,治气积精;补惜阴精,翕腹充脑等。

  第二,提倡药疗药养服食。以现在尚能辨识的文字计,属于房中医学著作的《养生方》与《杂疗方》共载方128首,计各种补益方56首,男性用房中壮阳药方12首,女性用房中药方13首,房中补益方9首,男女合用房中药方10首,去体毛、守宫砂及疗阴茎肿等杂方共6首,避蜮虫及疗蜮虫蛇蜂螫射方14首,治疗未详方8首。这只是一个大略的分类统计数。其主要的补益思想和服食方法是:治中益气,健力強身,补疗兼施,以养肾精。

  第三,注重倡导食气导引的方法。马王堆出土养生书的气功导引术有著鲜明的特色,即施行的是先秦至秦漢荆楚盛行的所谓“食气术”,以呼吸吐纳一年四季、一日四时之佳气和日精月华为主,并兼以辟谷服药。其要领和理论主要是:效法天地,行之以身,無微为积,形神相葆,深息而久,去旧布新。蓑笠翁

-------------------
马王堆出土医书

典籍、名人、药具、药店数据来源:数源汇通藏品阁

1972-1974年,中国湖南省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漢古墓,在这座保存完好的西漢古墓中,不仅发现了一具令世界震惊的2100多年不腐的女尸,还出土了大批的文物珍品,即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及医学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出土古代医学著作共14种,抄录于简帛上,其成书年代多在战国时期,内容包括经络理论、针灸、砭石疗法、药物疗法、病因病理、养生、导引等多方面。之后,研究者们分别根据原书的主题或其中的关键性文字擬定出书名,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卻谷食气》、《导引图》、《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等。

足臂十一脉炙经 湖南马王堆3号漢墓 西漢 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经脉学著作,论述十一脉之循行、病候及治法(灸法),其中足脉6条、臂脉5条,论述的次序是先足后臂,脉的循行皆起于四肢,至于头面或躯干,循行路径描述得极为简略,以“其病某某”的形式统述病候。主治疾病有78种,但尚未对疾病进行分类。

阴阳十一脉炙经 湖南马王堆3号漢墓 西漢 帛书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甲本、乙本均有残缺,可互参。此书是《足臂十一脉灸经》之后、中医基础理论奠基著作《黄帝内经?经脉》之前写成的另一古经脉学著作。它对全身11条经脉的循行及主病均作了很大的调整和补充,亦历述十一脉之循行、病候,但其次序是先阳脉后阴脉,脉之命名亦不以臂足言之,既有三阴三阳之名,又有肩、耳、齿之简称。就循行而言,描述亦较为简略,其走向大部分仍如《足臂十一脉灸经》自四肢走向头面躯干,少部分自头身而止于四肢。此书对于病候的详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共记载了所主的147种疾病,并将各脉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区分为“是动病”和“所产(生)病”,为后来《黄帝内经》的经脉学说奠定了基础。
《脉法》(甲本):主要论述脉诊以及砭法治疗痈脓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