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518) 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
無頭像
匿名
該用戶匿名發帖 發表於 2016-11-25 09:15 
24.85.204.83
分享  頂部
美国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518):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李陵案"是怎么回事?  5000漢军步兵对战11万匈奴骑兵多次胜利

  漢朝李陵是飞将军李廣的孙子,英勇智绝,爱人下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又能打仗,又有计谋,而且还能爱惜士兵。可惜,一生抱负一世武功,卻生不逢时、命运蹇楚,生辰八字很是不爽。

  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派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廣利出战匈奴,召骑都尉李陵为李廣利军押运辎重。但志向远大的李陵不喜欢不愿意,向漢武帝叩头请命,要自带一部人马去钳制匈奴。李陵原是侍中,漢武帝知道李陵的本事,觉得他有乃祖遗风,拜他为骑都尉,给他五千人马在张掖、酒泉防备胡人。这次专门把他召回来,要他去做李廣利的部属,也是锻炼锻炼他的意思。

  看见李陵自告奋勇,漢武帝也知道李陵的心思,说你是不想在别人手下为将,那也没有关系,但我派出的部队多,没有多余的骑兵给你。李陵说不要骑兵,愿意以少击多,只要所军五千人就可以打到单于庭前。漢武帝赞赏他的豪壮之气,为之所动,就答应了,另外派了路博德率部在半道做李陵的后援。

  李陵以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出关以后在大漠行军一个月,扎营浚稽山,和匈奴单于相遇对峙。匈奴派出约三万骑兵围住李陵,见李陵所部人少,立刻发起沖锋,但李陵布阵有方、丝毫不乱,前队是长戟盾牌,后队是弓箭、強弩。先是和匈奴近战相搏,然后千弩俱发,把匈奴打退,还追杀数千人。

  匈奴单于大惊,再召八万铁骑合众围攻。敌人十倍于己,且是骑兵,李陵的队伍抵不住了,一边打一边南撤。一路血战,在山谷、树林、山下等各种地形都曾激战,击杀敌军数千人。匈奴倚仗人多,有时一天要打几十仗,总是死伤众多。单于眼见大军连这点人都打不过,心里胆怯,疑心李陵有大军埋伏,准备撤军。就在这时,军候管敢因为被校尉所辱,忿恨投敌,把李陵没有后援粮矢且尽以及李陵的部队旗帜等情报都告知单于,匈奴于是全军压上,李陵力战难脱,南逃时,成安侯韩延年又战死,李陵自觉無颜见漢武帝,遂束手就擒。此时,距离边塞不过百里之地,所属五千,亡归四百。

  漢武帝本欲李陵死战,得知李陵投敌,勃然大怒,问太史令司马迁应该如何处置。司马迁是李陵的朋友,知道李陵为人,说李陵转战千里,虽败犹榮,“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漢也”,结果被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处以腐刑。漢武帝后来也知李陵孤军無援,力有不逮,派公孙敖将四万步骑深入敌后营救。公孙敖無功而返,卻说俘虏称李陵正在教匈奴练兵。漢武帝族诛李陵家室,事后才知那人不是李陵,而是降将李绪。李陵得知后大怒,派刺客将李绪杀死,以泄心头之恨。

  李陵自知惭愧,本想亡归漢室再行效力,但公孙敖怕漢武帝责怪,敷衍搪塞,以致漢武帝盛怒之下,族诛李陵全家,使李陵后路被隔。李陵受命劝降苏武时,见苏武不降,甚是敬佩,说自己有负漢室,罪责通天。后来苏武回归,李陵告别,说自己本想戴罪立功,保全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可惜全家被杀,为世人所恨,自己也無法再回去了。这些虽是旧事,只是把自己苦衷讲给苏武听听。后漢武帝死,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都是李陵的旧时好友,派李陵的故人去招李陵。李陵说:“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最后终死匈奴。

参考资料: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3-11-23/264338.shtml



评论(1)|40
煙开兰葉香风暖 |十三级采纳率48%
擅长:小说理工学科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8条回答
2007-04-10 16:05jsbgc|五级

天漢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廣利(呵呵,好像和李廣没什么关系)出
击匈奴,刘徹想让李陵保护后勤线,这时候年青气盛的李陵冒傻气了,
竟然以五千楚士请命,去吸引匈奴军的注意力,“勿令专走贰师”!于
是就因为这个年轻的错误,災难竟接踵而至。刘徹听了李陵的请命,按
太史公的话说“以为壮”,竟然答应下来,命一位都尉带兵接应,让李
陵去送死。在以后看来,刘徹的“以为壮”大约是含義丰富的,可能他
需要的并不是李陵真的能带五千兵为战局作出什么贡獻,如果李陵战死,
大约他是可以得到一面勇猛的旗帜吧,否则谁会单单憑一个“以为壮”
就把活生生的五千子弟还有大漢的不堕威名往水里丢呢?这一点随著事
情的发展显得越发清楚,刘徹指定的那个接应官,因为不服李陵得年青,
上书刘徹建议把战局拖后,刘徹卻误解为李陵后悔然后托人上书拖延(
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徹对李陵此战的前途其实是更本不抱什么希望的),
于是大怒,命李陵赶快出兵。出兵之后,刘徹还是有点按耐不住,把李
陵的母亲妻子找来看相,相士也不知道是否真的看出什么,或许仅仅是
想讨好皇帝吧,刹有其事得说李陵家近段没有丧事。

听到这个刘徹就不高兴了,看来他是的确希望李陵不成功而成仁的
吧。

哪里想到,李陵的选择竟然是投降了。

李陵此时的境況我想引用太史公的话吧:
“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即尽,士死者过半,
而所杀匈奴亦万余人”“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
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無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
北首争死敌。”“虏急击,招降陵,陵曰:‘無面目以抱陛下。’遂降
努。”

李陵此时的归降时的心情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而太史公在抱
任安书里提到:“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漢。事已無
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也不失为一家之言罢。

其实坏事的还不在这里,高潮在后头。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到长安,刘徹震怒,责问回来报信的信使,嚇得
信使干脆自杀了事。

可见身处大漢,也不见得是怎么惬意的事,当个信使还要小心脑袋
啊。事情到了这个程度,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朗,不过他当然还要装著
问问群臣对这件事的看法。当然,没有人敢说李陵的好话,除了太史令
司马迁:“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義,分
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可是这时候的刘徹
哪里听的进去,不同的意见自然成了对自己的不敬,而龙鳞被批,哪有
不恼羞成怒之理,于是武帝龙颜大怒,空旷的金銮殿上回荡著皇帝的歇
斯底里,底下瑟瑟的是大漢的江山柱石。众目睽睽之下,太史公和历史
一起,被投到了酷吏手中。狱吏得意的奸笑中,我分明看见明晃晃的刀
下躺著的,还有整个漢朝。

第二年,事情继续发展。刘徹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派路博得——也
就是先前擔任李陵接应的那位先生(奇怪,他倒是活得滋润)去接李陵
回国。路先生大约是官场老手,一面赏赐逃回的李陵部下,一面派他的
部下去匈奴接李陵。只不过这位部下比他还要聪明,不知道在哪里听说
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准备和漢军打仗,竟回去以此回报,倒是省下不少
功夫。这个消息对已经拉下面子的刘徹可真是个打击,一国至尊的热脸
竟然碰到了冷屁股,皇帝一声冷笑,于是李陵尚在长安的母亲妻子弟弟
孩子全部被屠。而李陵练兵消息终于被证实是假的,练兵的是另一位降
将李绪(漢朝的降将看起来还不少呢)。李陵当然想不开,于是派人刺
杀李绪,为被后世的正人君子们的诟病留下一大借口。

如果说到现在李陵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降将,那么他后来的表现才凸
现出他真正的人格。

公元前87年,武帝崩,昭帝即位,当权的是李陵的一个旧友,于是
又来请李陵回国。

“大丈夫義無再辱。”

这是李陵留给荒谬的大漢的最后一句话,回荡千年。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客死匈奴,享年n岁 (大约四十过)



评论|1
2007-04-10 16:03diandiyongxin|六级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卻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廣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廣利押运辎重。李廣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卻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漢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義,对人谦虚禮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漢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漢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廣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廣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漢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減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樣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评论|1
2007-04-10 16:03黑白绅士|六级
------------------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卻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廣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廣利押运辎重。李廣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卻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漢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義,对人谦虚禮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凤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漢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漢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廣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廣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

关于李陵的评价,在其生前即颇存争议,卻并無人能多言,因为他的案例是被漢武帝钦定而且是被族灭的。唯一替他说话的司马迁,也受了腐刑,那还是被特殊宽宥了的;这樣谁还敢为他说话?漢武晚年虽也有所悔悟,卻也终未付诸行动。对李陵的相对客观的评价,还有待漢武去世之后。这才有了前述的任立政出使匈奴一事。但对李陵评价之争议,卻远非就此而止,而是绵延千年而不绝。尤其每到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就会被一些人翻出来,重新贬谪或者同情一番。其目的则大都不过是借古人之行迹,浇心头之块垒,各抒各的怀抱罢了。

后世对李陵非议者有之,同情者亦有之。后者不再赘述;非议李陵比较著名的,是明末的船山先生王夫之。他在其巨著《读通鉴论》中,对李陵曾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甚至连带为其辩护的司马迁,也一起痛贬了一番。船山先生是我十分景仰之人。不过这里,我将尽力本乎事实对船山先生之论作些跨越时间的评析和反驳。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卷三武帝三十:“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亦允矣。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有孤军支虏而無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绪;迨其后李廣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漢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漢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廣于不绝,以奖其世业。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無可浣也。关羽之复归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马之战,不敌颜良而死,则终为反面事雠之匹夫,而又奚辞焉?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漢’,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道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司马迁为李陵案而横遭腐刑,不得不长期忍受一个生者所能经受之最大的耻辱,是故“肠一日而九回”,埋头修史以尽其先父之嘱托;若于评论中有所偏发,以抒解胸中之郁结,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司马迁之秉守史家求真之原则,在阐述事实时,尽最大能力考证梳辨、去伪存真,也是为世所公认的。即以他所敘述之李陵事迹为例,班固出于维护漢室需要出发,而 “讥其不忠”;然而他所修撰之漢书中关于李陵部分,也大多承袭司马迁所列举之事实,二者鲜有差异。即宋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也本乎此。这就足以说明,司马迁对李陵经历之描述,基本是本乎事实的,而決非“挟私以成史”。